时间: 2022-10-25 10:35:45 来源:渭南市临渭区委组织部
核心提示: 根植基层四十载社区健康守护者——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肖卫渭南市临渭区杜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、主任肖卫,从医四十多年来,
根植基层四十载
社区健康守护者
——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肖卫
渭南市临渭区杜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、主任肖卫,从医四十多年来,尽心尽力守护群众健康,积极投身社会公益,先后获得全国“优秀乡村医生”、全国“最具领导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”、陕西省第四届“道德模范”、陕西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、陕西省“劳动模范”等多项荣誉。
根植基层,初心使命守健康
肖卫深爱这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,用四十年的青春热血,无怨无悔坚守基层。从四十年前的村级小诊所,到如今数百人团队的国家示范“百姓医院”,肖卫同志始终以共产党人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精神,守护着社区群众的健康。
“党建引领发展”的大思路大格局,很早就在肖卫的心里扎了根,杜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于2009年成立,并于2022年成立了肖卫党代表工作室。这些年来,中心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,不断强化党建引领,用初心、爱心、孝心、雄心、恒心践行医者仁心,以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为服务宗旨,全力打造品牌社区医疗;抢抓“星级党支部”、“省级文明单位”的双创机遇,驱动公共卫生、基本医疗、医养结合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。2021年,中心党支部被市区两级评为“四星级党支部”。
在做好社区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的同时,他经常带领团队进社区、入校园、访家庭,通过健康教育知识讲座、公众健康咨询等方式宣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架起了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“连心桥”;他坚持创新发展理念,构建社区医疗康复服务新格局,采用中医传统疗法与西医融合发展的新思路,帮助万余名中风后遗症患者重获健康,打造出了杜桥针灸康复的亮丽名片。
创新发展,医养结合暖人心
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,独生子女多、工作忙,越来越多的老人看病、养老问题无法妥善解决,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。经过深入调研,他决定将贴心的养老服务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相结合,有效解决医与养的社会难题。
早在1998年,盈田社区4组的高龄老人刘梅芳,因右股骨颈骨折导致严重骨质疏松、腿脚不灵便,常年无法出门。从那时起,肖卫就数十年如一日的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,如今老人已年过百岁。在社区,类似刘梅芳这样的老人很多。受此启发,他率先开始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,让医疗与养老无缝链接,发扬特色、丰富内涵、提升能力、完善细节,杜桥医养中心已形成医、养、康、护、教、娱、安“七位一体”的养老新模式,有力带动了社区新型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。2020年,杜桥医养中心荣获“全国敬老文明号”荣誉称号。如今,“杜桥医养”已经走出陕西,为山西运城等地输出杜桥品牌管理模式,为更多的老人带去了健康和关爱。
扶贫战“疫”,困难时刻显担当
肖卫同志经常说:“是党培养了我,我就是想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,来感谢党和政府,回报社会。”
在帮扶临渭区阎村镇双龙村的三年时间里,带领医疗团队送医送药,科普健康知识,提升全民健康水平。长期帮扶残疾人郭阳等3名特困群体,提供免费的医养康复床位,并为家属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,先后补贴生活物资和帮扶资金20余万元,帮助他们一举摆脱贫困,走上健康美好的新生活。
近年来,他率领“肖卫关爱少儿童志愿服务队”走进临渭区特殊学校、高新区胜利特教学校,赠送学习、文体用品2万余元;为盈田小学教师和社区三百余名老人捐赠节日慰问品等累计15万余元。
2019年年底,新冠疫情发生后,肖卫同志带领团队闻“疫”而动,主动作为,第一时间赶赴集中隔离酒店、隔离小区,为隔离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保障;在积极参与渭南市、区、县疫情防控工作之外,期间还多次选派多名优秀核酸采样人员,驰援西安、铜川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。
今年8月18日,我市出现了确诊病例,肖卫同志迅速在社区医院成立了核酸采样、医废收集、医疗服务、物资保障等6个工作小分队,带领百余名“大白”承担起了杜桥辖区37个核酸采样点的相关工作,累计采集1万余管、32万人次,完成了工行、城上城等四个管控小区6万余人次的医疗保障和重点人群的核酸采样任务。
风劲潮涌,自当扬帆破浪;任重道远,更需策马扬鞭。肖卫同志和他的团队将继续以守护社区居民健康为己任,保健康,谋发展,在渭南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贡献健康力量!
编辑:刘凡
相关热词搜索: